close

「詠春拳」是中國功夫。創始自五枚師太,經過多代的傳授和改良,形成今天的模樣。「以柔制剛」是詠春拳特色。簡單來說就是以最小應付大,「柔」不是不需要力量。借力打力,以最經濟手段達到最大效益。由固定形式練到無固定形式,從有形到無形,最後隨心所欲,達到化境。要做到這樣,必須有恆心毅力,不斷鍛練及鑽研。是一套易學難精的功夫。

詠春拳主要練習方法有黐手訓練,木人樁,八斬刀法六點半棍法。此外有散手及離手搏擊練習等等。以拳套為基礎,主要通過黐手訓練使知覺反應敏銳,能感應對手力量大小方向變化,從而作出適當防禦及攻擊。黐手亦教導學生懂得應用拳套的動作和理論,使到所學的功夫能邁向實用。

中國功夫包含多樣特點,功夫本身實用性。練習過程中能強健體魄。個人修養,武德、理解其中哲學文化,詠春行的是「中庸」之道。

詠春拳以精簡為主,着重實效,因此拳套只有小念頭、尋橋、標指。

按先後次序練習,小念頭將基礎打好,為黐手練習作準備。

黐手是詠春拳兩人對練的主要方式,過程分為單黐手、轆手、過手。黐手並不等同搏擊,它是學習詠春拳的途徑,讓習者能通過黐手學懂詠春摶擊需要的元素。透過黐手練習把拳套裏招式技巧靈活運用,養成自然反應。黐手裡可領悟到的事物是多元的,小到技巧運用,大至人生哲理都有啟發。

         再之後的尋橋難度增加,由小念頭固定不動,只有手部動作,到尋橋學習馬步配合手法,由淺入深掌握拳套內的技術。

 小念頭

分為三節,每節各自練習目的。

第一節主要是功力的訓練。詠春着重睜底力,此節特為鍛鍊睜底力而設。練習時必須要慢,慢才會認真,不停滯緩慢推出才能充分鍛鍊。

第二節是發力的方法及掌握。發力由鬆到緊,手不回收,直接爆發,詠春稱為長橋發力。

第三節是常用的基本手法。至此攤、膀、伏的手法齊全,為接下來練習黐手做準備。

 尋橋

尋橋就是尋找對方橋手的意思。南拳以手的前臂部分攻擊或防守的方式稱為」,「橋手」指手的運用,「有橋橋上過,無橋問有橋」說明手臂是通向對手的橋樑。當與對手橋手相觸,懂得作出反應,或防禦或進攻,尋找對方攻擊方向力度流動,作出正確判斷,是尋橋主旨。

 標指

標指」又稱「十二扱」是詠春三套拳中最後一套主要以指、掌、攻擊

摽指發勁要凌厲,練習如何以整體的力在一舜間爆發。

詠春拳用拳套一級一級提昇及累積起來。小念頭為練習者打好基礎,再來學習尋橋的靈敏沈穩,最後則是標指的凌厲狠辣。

 木人椿法

「木人椿」是詠春練習工具之一。簡單來說就是用木製成的假人,無對手練習時一個單獨練習的方法。木人樁不是詠春獨有,不同門派都有形式各異的木人樁 。 

 練習木人椿法可分為三個階段,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練習目的,層層遞進。木人椿法裡的動作都是從套拳演變出來。因此當學成所有拳套之後,然後才會學習木人椿。

 

木人樁.jpg  

 

八斬刀 

「八斬刀」其實是刀法名稱。刀本身名為合掌刀或稱蝴蝶刀,是南派拳術普遍使用的兵器。因它是由兩把一樣大小的刀組合而成,像把手掌相合。亦有人把它分開交叉掛於牆壁,看似一隻蝴蝶,所以亦叫蝴蝶刀。稱為「八斬刀」是因為這套刀裏總共分成八節,每節開始都有不同斬法,因此取名八斬刀。

蝴蝶刀合掌刀   

 

六點半棍

 

    「六點半棍」源自少林。 據說是【以刀換棍】的形式換回來,所以馬步與詠春二字拑羊馬明顯不同,棍法亦以簡單直接為主,加入詠春獨特方式練習及運用。所以招式用法不難學,要練出成績卻十分艱難,非有雄厚腰馬及功力才能運用自如。

 

      所謂六點半是:槍、挑、攤、、彈、釘還有半點摭攔。正式六點半棍長度應為九尺六,棍本身是要吊起來收藏才不會變形,香港地小很難放於屋內。

 

港島東區詠春班

查詢:cclwc@yahoo.com.hk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Wing Chun CCL 的頭像
Wing Chun CCL

Wing Chun Chan Chun Leung 詠春 陳振良

Wing Chun C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